close
又到了我最期待的下午茶時間了~
今天要吃的是灣裡菜市場斜對面的美味臭豆腐
臭豆腐通常是由新鮮豆腐經過發酵、醃製、配湯等
加工程序完成,但隨著地區、食用方法的不同,
製作方法及成品也有相當大的差異。
攤頭的模樣
親切的老板娘
在灣裡地區賣臭豆腐的攤子約3、4家,
這家没有店名,算是我最常買的,另外幾家有機會再介紹~
如果愛吃酥脆一點的,可交待老板娘炸酥一點~ 攤子上的各項調料 一大桶的泡菜 這家的泡菜是台式的作法,酸酸甜甜又脆脆, 裏面不放辣椒一起醃製,吃辣的客人再另外加 外帶的臭豆腐(大)50元 外帶的臭豆腐(小)30元 這家的老板娘很大方,泡菜給的很多, 加上香香酥酥的油炸臭豆腐,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小吃, 炸臭豆腐這項小吃流傳已久, 早就成為非常受歡迎的平民小吃, 有的人愛,有的人聞之色變,相當兩極化~ 你是哪一種呢? 加入醬汁後的模樣 炸的酥脆的臭豆腐 問題是「臭水」的成分不一,有人視為獨家秘方,不輕易傳授,有人則批評是添加不當物質,造成嚴重腐臭。 面對黑漆漆的「醬缸文化」,只有製造者才清楚知道自己是不是憑良心做事。 但我還是喜歡這種從小吃到大的小吃, 衛不衛生? 套一句我婆婆常說的:高溫殺菌過後什麼細菌都死光光咧~ 所以別想太多了, 偶爾吃一下又不會死,你說對吧...
正在油炸中的臭豆腐
我愛油炸的,清蒸的反而比較少吃,
不過臭豆腐是發酵後再加工的食品
最為人垢病的是製作過程:
首先業者利用黃豆研磨成漿製造豆腐,然後再放入「臭水」中。臭水的成分大都靠蔬菜、菜渣腐爛發酵,等臭氣入味後,再用清水沖泡完成。
雖然知道不是很健康,
全站熱搜